近來,我院的很多患者卻發現隨著一條條“叮咚”、“叮咚”的信息推送到手機上,看病這件煩心事變得省心多了。
從菜單式明細到院內導航
全流程智慧“陪診”很貼心
38歲的徐女士近日在我院微信公眾號上掛了產科專家丁慧青的號。她有一年多沒去大醫院就診了,心里嘀咕著門診、做檢查、拿報告、復診、拿藥整個流程下來瑣碎且麻煩。
“這次就診給我了我全新的體驗,很方便,拿著手機就可以了?!毙炫空f,掛號后和就診前一天,她都收到了就診提醒信息,這可以說是“常規操作”。驚喜的是,在當天早上將要出門時,她收到了一條“出行信息”,提醒她醫院及周邊停車場當時的余位,還附有公交信息等。她根據提示信息順利將車子停到了醫院對面的地下車庫,節約了不少時間。
“從取號、簽到、門診,到抽血、B超等,每個環節都能收到推送。推送跟菜單似的,每個重要信息都有,告訴我驗血在哪里做,B超在哪里做,還都附上了條形碼?!毙炫空f,這些信息對她來說簡直像是貼心的“陪診員”,一路陪著自己完成整個看病的流程。
患者劉師傅掛的是泌尿外科謝國海醫生在方橋院區的門診。第一次去方橋院區,他有些發怵,怕自己在院內暈頭轉向。根據系統推送的信息,他先使用“來院導航”功能,出地鐵后很快來到醫院;進入醫院后,又點開“院內導航”,一路暢行。
我院信息科科長吳斌介紹,醫院優化了智慧就醫場景,自主設計架構了融媒體醫患平臺。平臺能為患者提供覆蓋診前、診中、診后的就醫全流程信息服務,設置了121個消息推送節點,日均推送消息7萬多條,大大方便了市民就醫。此外,以往就醫過程中患者需要線下獲取紙質導引單(簽到、排隊叫號、檢查檢驗登記等)、憑證單(取藥、退費等)、報告單等,手上單據雜亂且不易查詢、保存?,F在,平臺把就診過程中的關鍵節點的信息整合打包推送,患者拿著手機就可以便利地就醫了。
從報告單解讀到提前開單
信息化讓患者“線上線下”受益
47歲的王女士擔心自己到了更年期,在我院看了門診并做了激素測定后離開。第二天傍晚17:49,她在手機上點開報告單,想著要不要再去一趟醫院復診。這時,發現旁邊有個解讀按鈕,可以 “一鍵”直達互聯網醫院在線問診服務。她向初診的婦科醫生管玉濤提問,18:04就收到了醫生“指標都是正常的,請您放心”的回復。原本計劃中請假去醫院復診的王女士大呼方便。
據了解,系統會自動推薦開單醫生。如該醫生未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,則直接跳轉相同專業醫生列表?;颊呖勺孕邪葱柽x擇線上或線下門診。
需要定期來醫院測尿酸的孫先生則受益于檢查化驗提前開單。過去,他需要先掛號,再請門診醫生開檢查單,再做檢查?,F在,他可以在我院官微上點開網上醫院,自助一鍵下單并預約時間。這為他省去不少排隊時間。
慢阻肺患者劉師傅則說“藥品續方智慧提醒”這個功能很贊。以前,他需要定期要到醫院門診配藥,現在平臺會提前推送消息提醒他是否續方。點開鏈接后,能一鍵直達互聯網醫院找醫生在線續方,既可以到院取藥也可以選擇送藥到家。
此外,平臺還深挖醫療大數據,打造用戶畫像,推送個性化的服務內容。比如,針對孕產婦預約看病,自動提供優待服務,優先接診、免排隊等。針對慢病患者,會提供慢病管理服務,定期隨訪,建議居民適當鍛煉控制體重,減少油鹽攝入,定期監測血糖血壓等。
從“8秒發藥”到機器人物料配送
“高大上”幫手提升就醫體驗
“沒想到拿藥這么快,好像都沒等?!眲⑾壬赵谖以悍綐蛟簠^取藥時注意到,藥品是通過機器自動滑落到工作人員手邊的。
據介紹,方橋院區的藥房配置了兩臺全球最先進的Rowa全自動發藥機。每臺可存儲兩萬五千盒藥品。當醫生在信息系統里開出醫囑,發藥機的機械手就會以抓取的方式管理和發放藥品。隨后,藥品將通過螺旋狀的“滑滑梯”,安全地把處方藥落到前、后臺藥師手邊。這樣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藥品調配速度,提高了準確率,降低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現的誤差;第二方面,減少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,發藥機最快的配藥速度只需要8秒鐘。
在海曙院區和方橋院區,不少患者近日也看到了一批機器人的忙碌穿梭的身影,它們承擔著院內物料配送的重任。
智慧醫護看板、智能發衣柜、麻醉去藥房化、植入芯片的手術衣……這些“高大上”的幫手,也是信息化的一部分,最終惠及患者。
從“最多跑一次”到“醫療服務主動來敲門”,從醫院被動到主動的智慧服務體驗升級,第一醫院在信息化上的所做的努力,都是為了讓患者收獲更有質量更有速度更有溫度的就醫體驗。